百慕達(Bermuda),法律文件中也作百慕大群岛或薩默斯群岛,位於北大西洋属北美,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。位于北纬32度14分至32度25分,西经64度38分至64度53分,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、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,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。
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(Cape Hatteras),西北約640海里(1,030公里)。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,早於英格蘭殖民《1707年聯合法案》(Acts of Union 1707)頒佈及英國建立前的一、兩個世紀。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。 「百慕達」一般指單一的群島,由約138個島嶼和许多岩礁组成。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(整個群島,連同兩個正式名稱,歷史上曾稱為「La Garza」、「Virgineola」及「魔鬼三角」)。雖然地標不多,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;例如,有兩個島嶼名為「長島」,兩個海灣名為「長灣」,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。另外,百慕達的首府──哈密尔顿,位於主島中部,漢密爾頓港北岸。百慕達經濟繁榮,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,以「避稅天堂」和「公司天堂」聞名,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。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、風景優美的海灘,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綠色海洋自詡。
據信,百慕達於16世紀初,大概是1503年被西班牙探險家首先發現,但他的記載只作粗略描述。及至1511年,彼得·马特(Peter Martyr d'Anghiera)所著的《Legatio Babylonica》一書中提及百慕達和該名西班牙人。同年,西班牙把島嶼加進航海圖。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船艦把百慕達群島用作鮮肉和水的補給站。但是,幽靈和魔鬼的傳說,令人們不敢在「魔鬼三角」上長期定居。現在,有關據稱是由刺耳的雀鳥(很可能是百慕達海燕(Bermuda Petrel))叫聲和持續的風災(多數早期的旅客在這種情況抵達)造成。
百慕達和Gonzales Ferdinando d'Oviedo在1514年至1515年左右投機百慕達,意圖在島上卸下食用豬作為鮮肉期貨,將來賣給來往的船隻。然而,百慕達氣候嚴酷,打消了他們登陸的念頭。
數年後,一艘從聖多明各回航的葡萄牙船艦擠進了暗礁的兩塊岩石中。全體船員盡力營救,並花費了接下來的四個月用百慕達刺柏(當地特有種)建造新的船身,返回原先的出發點。據稱,其中一個擱淺的船員在西班牙岩石上刻上了起首字母「R」和「P」與及年份「1543」。起首字母可能是象徵「Rex Portugaline」,其後誤傳是西班牙人所為,以致該石被誤名為「西班牙石」。
在其後的世紀裏,大概有人在百慕達多次逗留,但尚未有人定居。英國在維吉尼亞州最初的两个殖民地宣告失敗后,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毅然决定向維吉尼亞公司授予皇家憲章。1609年,公司的艦隊司令──薩默斯(Admiral Sir George Somers)帶領艦隊駛離英格蘭,前去救濟已在兩年前殖民的詹姆斯鎮(Jamestown)殖民地。薩默斯曾經隨同法蘭西斯·德瑞克爵士(Sir Francis Drake)和沃爾特·羅利爵士(Sir Walter Raleigh)航海,累積了經驗。艦隊在風暴中損毀,而旗艦──(Sea Venture)在百慕達對開的海域失事(正如百慕達的紋章所描繪),生還者唯有在新領土上生活。(威廉·莎士比亞的劇作《暴風雨》可能受(William Strachey)對這次海難的記述影響)英國皇室聲稱擁有百慕達,維吉尼亞公司的憲章遂增訂有關條文。1615年,百慕達轉交一家新公司──薩默斯島公司(「薩默斯島」至今仍是殖民地的正式名稱),公司由相同的股東組成。美國的第一枚英國硬幣在這裏鑄造。
1610年,海洋冒險號的大多數生還者獲兩艘百慕達製的船艦接載至詹姆士鎮。(John Rolfe)是生還者之一,他遺下了在百慕達埋葬的妻子和孩子。其後,他在詹姆士鎮與(Chief Powhatan)之女波卡洪塔斯(Pocahontas)結婚,而羅爾夫獨力開展維吉尼亞的煙草業(伐木將成為殖民地的經濟基礎)。1612年,隨著Plough號的抵達,經過仔細研究的百慕達殖民終於展開。
由於土地不足,百慕達面對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。在首兩個殖民的世紀,當地依靠穩定的移民以控制人口。美國獨立戰爭前,有超過1萬名移民的百慕達人移民至美國南方。在那裏,英格蘭王國(後稱大不列顛王國)正取代西班牙帝國成為支配歐洲的帝國。18世紀末前,穩定的對外移民流尚未停止,航海業變成唯一的實業。當時,至少三分一的島上人力隨時在海上航行。
然而,在17世紀,薩默斯島公司壓制造船業,因他它們需要百慕達人耕作以賺取收入。百慕達不能成為成功的農業殖民地。據報,運載煙草往英格蘭的百慕達柏樹箱子,比內裏的貨物還要值錢。但是,維吉尼亞州殖民地出產的煙草,無論質、量均比百慕達的優勝。薩默斯島公司倒閉後,百慕達人隨即捨棄農業,改投造船業。他們在農地重新種植本土柏樹(,學名「Juniperus bermudiana」,又稱「百慕達柏樹」),樹木在全島迅速生長。百慕達人充分利用特克斯群島,砍伐森林後便開展世界最大的鹽貿易。鹽貿易在往後的世紀成為百慕達的經濟支柱。
百慕達船員希望進行貿易,而非純粹供應食鹽,然而,捕鯨業、私掠巡航和商人貿易卻得到穩健的發展。百慕達單桅帆船的速度與機動性受到高度重視。特拉法加戰役(Battle of Trafalgar)後期,百慕達的單桅帆船、英國皇家海軍最快的船艦之一──,甚至帶著勝利的喜訊和海軍上將(Admiral Lord Nelson)的死訊全速返回英格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