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屬維爾京群島(Virgin Is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,也常稱為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,或簡寫為USVI)是美國在加勒比海的一個建制非合并属地群島,接壤於波多黎各東部,處於小安的列斯群岛背风群岛的最北端。該群島原名為丹麥屬西印度群島,後於1916年被美國買下並改為現名。在地理方面,美屬維京群島屬於維爾京群島的一部份。由於維爾京群島中的另外一部份島嶼的主權現在為英國所有,故該群島的英國屬地部分通常被稱為「英屬維爾京群島」,而美國屬地部分則被稱為「美屬維爾京群島」。
美屬維爾京群島由50多个大小岛和珊瑚礁组成,面积达344平方千米,岛屿中最大的有圣克罗伊岛、圣约翰岛和圣托马斯岛以及面积上比较小,但是拥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海岛。属热带气候。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美屬維爾京群島共有居民108,612人 ,主要是黑人和混血种人,大多数为非裔加勒比海后裔。通用英语。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。旅游、建筑、食品、捕鱼、水果种植为主要行业。首府夏洛特阿马利亚。美屬維爾京群島是美國唯一道路交通靠左行駛的地區。美屬維爾京群島的主要经济分支为旅游业,此外也有重要的生产部门。
最早在维尔金群岛居住的是西波内人、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人。群岛的名称是克里斯托弗·哥伦布在他的第二次探险过程中1493年以圣乌尔苏拉及其处女追随者起的。在此后两百年里西班牙、英国、荷兰、法国和丹麥-挪威等欧洲列强相继占据它。
1672年丹麦西印度公司在圣托马斯岛上设立据点,1694年在圣约翰岛上设立据点。1733年从法国买下圣克罗伊岛。1754年群岛成为丹麦王家殖民地,被命名为丹麦西印度群岛。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通过奴隶的劳动甘蔗是群岛经济的主要动力。1848年7月3日丹麦总督废除奴隶制。
此后该群岛经济上无法自立,丹麦必须向岛政府转汇大量資金。1867年丹麦与美国达成协议出售圣托马斯岛和圣约翰岛,但是这个交易没有执行。岛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复苏群岛的经济,但是成效甚微。1902年两国又一次协议转售,但是丹麦议会以微弱多数否定这笔交易 。
1916年8月双方签署条约,1916年12月丹麦进行全民公投批准这个决定。1917年1月17日美国和丹麦交换各自签署的条约,该条约正式生效。1917年3月31日美国开始控制美屬維爾京群島。1927年群岛上居民被授予美国公民权。
水岛是一个位于圣托马斯南的小岛,它本来属美国联邦政府管理,一直到1996年为止始终没有像美屬維爾京群島的其它岛屿那样被纳入美国领土。1996年水岛上约20公顷的地转给群岛政府管理。其余的82公顷于2005年5月从美国内政部以10美元的卖给群岛政府,这个转售正式标志着该岛剩余部分的主权转变 。